語系選擇 繁體中文  /  簡體中文
靈鷲山大普施水陸法會
靈鷲山大普施水陸法會

內壇儀軌 發符懸幡

 

發符

 

發符就是派遣四位使者帶著「請書」、「符牒」及所有內壇功德主的名冊上達天庭、下通地府,昭告人天,稟報在何時何地將舉行水陸大法會,希望藉由收到「符」,使諸佛菩薩及六道眾生都能赴感降臨法會。

「符」,好比邀請函,「發符」即至心奉請持符使者,快馬傳遞邀請函到佛國、地府等境虔誠,使諸佛菩薩及六道眾生都能來參加法會。「符牒」即為持符使者的身份證明,上書法會內容、時問、地點及奉請對象範圍,並由主法法師具牒證明,以利使者於送請書時,每遇關卡,均能暢行無阻。

其實聖人凡人,佛性都無差別,只因為一念之差造成迷與悟,才有眾生與佛的差別。水陸法會以大齋供普渡十方,佛法僧三寶居諸天之首,只要動一念就可以召請得到,但六道眾生則屢屢呼喚而無法聽聞佛法,正在受苦的眾生,無法出離;邪見多的,則被自己的知見困住了。因此必須請使者送符牒到天上地府,向諸天、諸神、地府秉白,對於昏昧無知的眾生,以佛法規勸;極兇惡者,則攝之以威,這就是有請必來,無一不至。

 

 

將所有的符牒及名冊都塞入使者的包包中,再將四匹官馬連同紙人使者搬到戶外快速火化,並燃放鞭炮為他們送行,表示他們都朝四面八方,不同的方向出發了。因廣大的平民百姓無法馬上了解佛法中所謂「無相」的意涵,因此要透過物質的東西或儀軌來表現心的慎重,例如,燒紙馬、紙人就像郵差送信,但諸佛菩薩並非一定要收到信,才會降臨會場,關鍵是要真誠地表達心意,自己本身要有所感受,才能感動亡靈,稱為「冥陽兩利」,因此種種發符儀式是為了要讓功德主從外在的清淨到達內心的清淨。
 

 

 

懸幡


懸幡是在法會現場高立旗幡,上書:「啟建十方法界四聖六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道場之幡」,另外一旁懸掛九蓮燈,供晚閒照明用,並做為地標的指引,好讓受邀者能順利來臨。一般而言,懸幡愈高,表示法會做得愈大

內壇大隊人馬在完成發符的儀式後,接著慢慢往場外移動,在紙紮的鎮壇大將軍前進行一番唱誦,然後正式舉行懸幡的儀式。靈鷲山的水陸大幡長有廿四公尺、寬一點五公尺,據說是全球第一高的水陸大幡,在人力及起重機的通力合作下緩緩升起;並高懸九朵人工製作的大蓮花,稱為「九蓮燈」。鎮壇大將軍的主要用途在維持法會秩序,因為水陸時,各式各樣、有形無形的眾生都會齊聚在法會現場,因此需要一個鎮壇將軍來鎮守壇場,讓法會能夠順利地進行。

九朵手工製作串成的「九蓮燈」和啟建水陸大法會的幡,懸幡在數十公尺高的照明燈架上。蓮花給予人和諸佛菩薩相連結在一起的吉祥、清淨之感及隨著這些蓮花所串連起來的地標,在法會的四周,已不復有鬼月的陰森,反而是有著諸佛庇護的寧靜,而洋溢著喜氣的味道了。

 




 

榜文和點榜

水陸期間,場外可見到一面像是大學聯考的榜文名單,上前一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,上有硃筆畫的圈圈,這是寺院叢林公告該寺舉行各種活動,通常用知單、貼榜、書狀和裨示等來表示,就像今天的公文或公告。寺院叢林因行事不同,因此各種公告的形式、地點也不同。

啟建水陸大法會,於內壇結界後,榜文就張貼在法會的入口處,榜上的名單都是參加內壇功德主的名單,於發符懸幡後,請主法和尚拿硃筆「畫行」,就是點榜(點名),看看有無遺漏。榜文的內容除修齋眾善信的名單外,主要是告示大眾此次啟建水陸大法會所誦諸經典、水陸相關榜文科儀、燄口齋天、齋供、放生等佛事,全部點榜內容告示大眾。

結界後,不在點榜上的善信大眾不得進入內壇,這是為「防範不淨、自招災咎」。此榜於法會圓滿日拆下,在送聖佛事中焚化。


 
回內壇儀軌介紹
 
 

靈鷲山大普施水陸法會